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是中国教育部下属事业单位,为非政府机构。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汉考国际)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考试服务公司,承担国家汉办所有考试项目的研发和运营。
CTCSOL之声 首页 > CTCSOL之声
我的国际中文教育之路

 

2020年欣逢新中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70周年纪念,在与同仁们激动欢庆之余,很想说点儿什么。作为一名普通对外汉语教师,我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路上不知不觉已行走了27年。回首来时路,我不仅感受了新中国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更幸运的是亲历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事业的蓬勃发展,自豪的是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事业。回顾我的国际中文教育之路,不仅是个阶段性总结,也让我借此机会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同行们进行交流。感谢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举办的征文活动,让我们梳理过往,回顾历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对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步入国际中文教育之门

我为什么选择了国际中文教育之路?这得从我读大学时的一次偶遇说起。1988年,就读于中文系的我在图书馆偶然遇到了一本杂志——《世界汉语教学》,她为我开启了一个认识中文的全新视角!从此我的梦想由当一名语文教师,悄然改变为做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梦想着有一天能步入国际中文教育之门。

大学毕业之际,我决定报考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这所高校有着“小联合国”的美誉,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在认真研读了时任语言学院院长吕必松先生的系列文章后,我怀着崇敬而忐忑的心情,给吕先生写了一封自荐信,表达跟从先生攻读硕士学位的愿望。令人惊喜的是,信寄出去不久,我收到了吕必松先生的亲笔回信!吕先生鼓励我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力量。先生还给我寄来了宝贵的参考资料。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素未谋面、学识渊博而平易近人的吕先生,就这样点亮了我的国际中文教育之梦!

1990年由于客观原因我未能如愿考研,只能接受本校推荐,免试入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但国际中文教育之梦一直深藏在我心中,引领我前行。1993年南昌大学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中文系承担留学生汉语教学任务,为此须增设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岗位。恰好我那年硕士毕业,我的导师、时任中文系主任、语言学家刘焕辉先生考虑到我语言学专业基础扎实,英语水平也不错,在读研究生期间还选修了日语,便向中文系推荐了我。通过考察试讲,我留校任教了。

我教的第一个学生是一位18岁的日本女孩,叫宽子。宽子高中毕业就到中国来留学了。从未来离开过家的她第一次独在异乡,文化碰撞带来的挫折感让她常常因为生病不能上汉语课。作为年轻女老师,我除了帮她补课,还在生活上主动关心和帮助她,帮助她早日度过挫折期,迎来融入发展期。到如今这份师生情谊保持了27年!1996年宽子结束留学回到日本,考取了日本公务员,从事教战争孤儿日语的工作。她的教学对象是二战时侵华日军败退前无法带回日本而留在中国的孩子。这些战争孤儿是日本人所生,但中国父母养育他们长大成人。因为在中国的留学经历,宽子不仅掌握中文,也了解中国文化,教学工作非常出色。她给我的信中写道:“老师,您是我的榜样。您爱学生,爱教学,温和而平易近人。我像老师那样工作,我的学生也很喜欢我。我很高兴能够帮助他们!”是汉语让我们共同为中日两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宽子今年47岁,依然通过网络跟我学汉语。她跟我解释:“我想继续提高我的汉语水平。我不想忘记汉语,不想忘记中国,不想忘记我的母校南昌大学。”宽子的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学校长,他了解中国文化,相信中国文化具有春风化雨的力量,所以决定把高中毕业的女儿送到中国留学。宽子说,当年她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把她独自一人送到中国来,但自己做了母亲后她理解了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宽子希望我儿子能跟她的儿子成为朋友,希望我们的友谊代代相传。这份经历时间沉淀的友谊,让我感悟到汉语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对外汉语教师是个平凡的职业,但在平凡的工作中我们悄然播种善良和友爱的种子。

1994年我通过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是江西省第一位取得资格证书的对外汉语教师,正式踏入了国际中文教育之门。20多年后,我已成为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这一切,要感谢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感谢国家的培养。 

二、学小语种,出国留学与任教

                                                                                                                                        

为满足世界各国对专业汉语教师的需求,1998年国家汉办计划从全国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职青年教师中择优选拔,脱产学习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8个小语种。通过报名、初选,我得到汉办通知,到华东师范大学复试。这次复试让我第一次遇见了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同行,一群朝气蓬勃对外汉语教师。大家都期待能获得学习小语种的宝贵机会,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国家队的一员。我幸运地通过了复试,到设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教育部出国培训部,脱产进修西班牙语。

1999年9月开学,我要去北京学习西班牙语了。含泪告别了刚满3岁的儿子、告别了赶到南昌来帮我带孩子的父母、告别了支持我走这条路的爱人,他将在今后聚少离多的日子里默默担起全部的家庭重任。我独自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31岁的我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北京语言大学曾经是我梦想的高校,终于我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北语,遇见了我的西班牙语启蒙老师方瑛教授。有一次,方瑛老师邀请我们参观她的新居,在客厅醒目位置摆放着一个精致的奖牌,奖励方瑛老师为新中国对外汉语事业做出的贡献。方老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小语种汉语教师,她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被择优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学习3年西班牙语,期间赴哥伦比亚留学一年。学成后多次派往西班牙语国家教汉语。方老师的成长足迹和教学成就,使我深刻理解了对外汉语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民族的事业。我们应该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国家汉办汉办师资处赵老师负责小语种汉语师资项目,他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国家队”意识。他告诉我们,世界各国汉语教学需求的不断增长呼唤一支专职且精通小语种的汉语教师队伍,满足国家公派教师的需求。老师们要学好本领,增长才干,随时听从国家召唤,到不同国家任教。

圆满结束了北语培训,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并顺利通过墨西哥驻华大使馆面试。2001年1月,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我登上飞机,飞往太平洋彼岸的墨西哥,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留学。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教育组戴老师到机场迎接了我们。戴老师深谙提升语言能力与利用语言环境的关系,把我送到房东家,就让我跟房东谈租房合约的细节,留下使馆教育组的地址和联系电话,约定第二天在教育组开会,就离开了。我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留学生活。无论是在美丽的古城塔斯克(Taxco),还是在墨西哥城的大学城,我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墨西哥老师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国内不同,欧洲同学的听说能力远超来自中国的学生,我第一次在国际环境中体会到不同教学法带来的教学效果差异。我努力调整学习策略,从第一次上听力课时,听到真实的、带有干扰和噪音的听力材料时候的茫然无措、紧张焦虑,到结束留学时用西班牙语跟墨西哥朋友朋友谈笑风生,短短一年的学习,我的西班牙语水平快速提升。我提前通过西班牙语高级水平测试,我的墨西哥老师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都竖起大拇指,赞叹“China!”(中国!)。我为祖国、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深深体会到:走出国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

2003年留学回国后不久,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教育组戴老师邀请我再回墨西哥,到国立自治大学担任公派汉语教师。可是为我照顾儿子的母亲不慎摔了一跤,股骨骨折。我对家人充满内疚,对于是否出国任教很纠结。戴老师说,墨西哥汉语教学发展迅速,急需懂西班牙语、有经验的汉语教师。国家培养我们,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当担起重任。我鼓起勇气,跟父母和家人说了出国任教的想法。又一次,我取得了父母和家人的支持。2004年9月,我再次飞往墨西哥城,回到了这块有着古老的玛雅文化、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的城市,开始了我的公派汉语教师生涯。这里的一切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曾经在这里留学,有可亲可敬的使馆老师;陌生,是因为这次回来我不再是留学生,而是汉语教师。

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外语教学中心(CELE)任教2年半,我亲历了汉语教学在墨西哥的迅速发展。每个新学期大学规定的汉语课报名日,本应9点开始报名,早上7点就有人在注册窗口排队等候。常有未能报上名的学生到办公室找我,表达他们学习汉语的急切心情。大学开设的汉语课程坐席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在美属波多黎各大学任教时也碰到过。为了满足学生选修汉语课的要求,大学不得不采取措施,增加汉语课的坐席和班次。

在国外任教期间,我除了认真做好汉语教学,还发挥自己掌握西班牙语的优势,组织中国文化活动,包括中国文化讲座、中国电影周、中国政府奖学金推介会等。随着拉美跟中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资企业对当地中文人才需求日益增长,汉语很快超越在大学开设课程更早的日语和韩国语,成为最受欢迎的外语。

墨西哥任教期间,我跟许多墨西哥学生结下了终生友谊。我的学生中不少人因学中文而改变了职业发展方向。阿方索(Alfonso)是UNAM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他选修我的汉语课期间,经常缺席或迟到。我找他了解情况,方知父亲病逝,他得承担起家庭重担,养活自己、母亲和一个弟弟。但他对汉语很感兴趣,未来想跟中国做贸易。于是我主动提出愿意帮助他,每晚下课后无偿辅导他学习中文。墨西哥城的治安不太好,补完课后他都陪我走回我的住所。我们边走边聊,亦师亦友。2007年我即将结束任期回国,阿方索请我一定要去看看他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商店。他的商店从中国浙江义乌进货,中国生产的学习用品、装饰用品和日用品,价廉物美,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商店生意兴隆。

阿方索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他在中国浙江义乌建立了办事处,还在上海、香港和美国迈阿密等城市设立了分公司。每年的中国教师节,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他一定会给我送上感恩和祝福。他说,是汉语为他带来了发展机遇,带来了今天事业的发展;是汉语老师慷慨的帮助,鼓舞和温暖了困顿中的他,改变了他和他家人的命运。

优利克(Yurik)是位1.89米的帅小伙,总是风雨无阻来上汉语课,而且学得不错,他是个羞涩而沉默寡言的人。我主动推荐他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到中国深造。他选择了南昌大学。他说:“因为我的汉语老师来自南昌大学”。就这样,我们的师生情谊从墨西哥城延续到英雄城南昌。优利克的萨尔萨舞(Salsa)跳得潇洒动人,我鼓励他多参加活动。在中国留学期间,他不仅提高了汉语水平,而且结交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变得自信而开朗。留学结束回到墨西哥,他终止了自己在大学生物系的学习,考入墨西哥城市大学语言学系,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并如愿成为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他热爱中文,喜欢汉语教师的工作。他还在努力争取重回中国,攻读汉国际语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进一步提升汉语能力和汉语教学水平。

因为跟随我学中文而影响职业发展的墨西哥学生还有很多。我曾经辅导露西亚(Lucía)参加“汉语桥”比赛,代表墨西哥到北京参加全球决赛的经历深深震撼了她。大学毕业后,露西亚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东师范大学留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留在上海,现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工作。另一个墨西哥姑娘胡安娜(Juana)在我的鼓励下,申请到清华大学进修一年汉语,回墨西哥后考入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马丁(Martín)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热爱中文和中国文化。学中文后,他辞掉了德国公司的管理工作,考入墨西哥旅游部。这些墨西哥学生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墨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交流而工作。

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任教期间,我还利用自己掌握西班牙语的优势,为UNAM大学图书馆整理登录了中文图书。这些珍贵的中文图书曾因外方大学无人懂中文而无法登录,故而无法上架向读者开放。我利用2年业余时间帮助图书馆完成了这项耗时耗力的任务,让这批中文图书在当地中文教育中发挥作用。此外,我还为本土汉语课本录制了配套录音带,使这套凝聚着公派汉语教师心血的本土化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得以完善。

时任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教育组负责人戴老师是我在墨西哥任教期间的直接领导,也是知人善任的伯乐。他给我分派了一些艰巨的任务。墨城华人华侨为了让后代不忘祖宗言,周末租用教室为华人孩子教中文。可是既无专业教师,也无教学计划,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戴老师建议我去帮帮他们。于是,我认识了华夏中文学校的负责人彭女士和周女士。我们一起研讨培训汉语教师、制定课程标准,选择教材,对中文教学进行设计和规范,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恰逢墨西哥汉语热兴起,中文学校不仅留住了华人孩子,还吸引了墨西哥孩子和成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11月时任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访问墨西哥,亲自为墨西哥城华夏孔子学院挂牌。我为能帮助当地华人开展中文教育出了一份力而开心。

许琳主任访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代表国家汉办与UNAM签订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协议。戴老师指派我担任签约仪式翻译。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戴老师鼓励我说:“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汉办与UNAM大学之间的汉语教育合作情况,而且你熟悉外方大学,是理想的翻译人选”。面对着中国和墨西哥各大新闻媒体的镜头和话筒,我只能硬着头皮上。许琳主任亲切而随和,原定30分钟签约仪式,在轻松友好的会谈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会谈即将结束时,UNAM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欧亨尼娅(Eugenía)博士向许琳主任转交了一封信。许主任有些意外,打开一看,是大学的汉语学生们提交的一封感谢信和挽留信,感谢汉办给他们派来了喜欢的汉语老师,请求大学与汉办深化合作,挽留老师留下来创办中文系。因为汉语作为选修课已不能满足他们提升汉语的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墨西哥青年希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许琳主任回应道:“汉办一定认真考虑你们的建议!也感谢你们的信任。可是徐老师的儿子还小,也需要她。等徐老师的儿子长大了,我一定再把她给你们送回来!”许主任亲切幽默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2005年9月11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访墨西哥。胡主席接见了驻墨西哥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代表,表达了祖国和亲人的问候,让常年在外工作的我感到了温暖和力量。2006年2月,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访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关心墨西哥的汉语教学情况。时任中国驻墨西哥大使任景玉先生也很重视中文教育。2006年墨西哥政府与当地华人华侨共庆新春佳节,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学生用中文歌唱朗诵,将友好气氛推向高潮……这些珍贵而美好的历史瞬间都定格为精彩的照片,静静地挂在我书房,陪伴我、温暖我,鼓舞我在国际中文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

三、培训本土汉语教师,出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2008年11月,应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馆邀请,国家汉办派遣我担任汉语专家组组长,与中国传媒大学侯教授一同赴哥培训本土汉语教师。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本土汉语教师大部分来自台湾,这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正音、简化字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法。由于时空阻隔,台湾汉语教师不熟悉中国大陆的拼音方案、简体字和教学法,有些有些抵触情绪。我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角度,分析汉字简化理据,梳理两岸汉语词汇差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交际功能和学习动机角度,解释哥斯达黎加汉语学习者选择学习普通话与简化字的原因。经过一个月朋友的培训,我们圆满完成任务,与本土教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师们说,中国和台湾同语言同文化,期待今后有机会到中国继续学习和研讨。2008年12月25日圣诞节,我和侯老师结束哥斯达黎加为期一个月的本土教师培训,飞回了祖国。

2009年1月,国家汉办再次派我出征。美属波多黎各大学请求汉办派遣专家帮助他们筹建孔子学院。波多黎各大学校长请求汉办遴选一位掌握西班牙语和英语,并有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因为历史原因,波多黎各实行西班牙语和英语双语制。汉办推荐了我。我感谢汉办对我的信任,深知开拓新的教学点,是一个新挑战。这一次,真的是征尘未洗,又踏征途。我匆匆作别刚见面的家人,登上飞机,经多米尼加共和国转机,飞到了加勒比海的明珠——哥斯达黎加。在这里我除了开设汉语课程,还应大学请求面向全校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此外,我联合当地华人华侨举办系列中国文化活动,激发了当地民众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当地媒体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2019年11月,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馆代表团访问波多黎各大学,大学校长向总领事转达对汉办的感谢,对我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挽留。

                                                                                                                                          

2017年4月,我登上飞机再次出发,这次的目的地是西班牙,我将作为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开始我在孔院的工作。这次再踏征程,儿子已在大学求学,不再是我最难割舍的牵挂,可父母已是耄耋之年,尤其是母亲体弱多病。为人女儿,我的内疚无以言表。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现在国家需要你,大学需要你,你就放心去吧。别挂念我们,好好工作!”

虽然从事的依然是国际中文教育,使用的依然是西班牙语,但这次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拉丁美洲留学工作多年,这是我第一次来欧洲工作;作为公派汉语教师多次出国任教,但这次是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飞抵西班牙第二天,我惦记着一周之后的揭牌仪式,顾不上倒时差就上岗了。我亲历了孔院诞生的过程,从一纸合约到办公场地划拨与装修、从争取孔院专用教室到教学设备添置、从招生宣传、课程设置到制定孔院管理条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我抵达西班牙到迎来第一批孔院公派教师和志愿者,我独自在孔院工作了半年,就在这半年时间,我跟外方大学的同事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赢得了信任。

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UCLM)是西班牙一所年轻的公立大学,在该大区的4个主要城市都设有校区,在校学生3万多人。对于合作建设孔子学院,UCLM大学充满探索热情,但没有经验。孔院跟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在同一栋楼办公,我常利用喝咖啡的时间,跟分管孔院的副校长法蒂玛(Fátma)女士谈孔院工作计划,取得她的信任和支持。她亲自陪着我到4个校区做孔院宣讲,支持我在4个校区挂牌。这样孔院在4个校区同时开设了不同水平的儿童与成人汉语课程,局面顺利打开。

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外语教学遵循《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我对照该框架和HSK考试大纲,根据“以考促推”原则,采用《HSK标准教程》作为孔院汉语课程教材,制作HSK考试等级、欧框语言分级标准和孔院课程设置之间的对应表,据此设置孔子学院的汉语课程,培训汉语教。我在教学管理和工作中体现的专业水平赢得了外方院长海梅(Jaime)博士的信任。利用他艺术史研究专长,我们共同筹划了一系列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与当地市政府、大区图书馆和文化局的联系,扩大孔院的社会影响。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中国文化艺术在欧洲”和“中国经济发展与西班牙的关系”两个系列讲座,每年定期邀请西班牙国家级研究院和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演讲,当地文化局很重视,媒体跟踪报道。我还利用孔院平台,促成南昌大学和UCLM大学之间交换语言实习生和联合培养硕士两个合作项目,推动两校的教育和学术交流。

孔子学院的工作具体、琐碎、充满挑战,但我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以孔院为家是我的常态,直到大楼的安保人员善意提醒我“该下班了,要关门了”我才抱歉离开。2019年9月23日下午,我和海梅忙完“中国文化艺术在欧洲”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送走了来自马德里的主讲嘉宾。拾好会场后我打算回家,梅院长说“我请你吃个饭吧。”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俩常因忙工作错过饭点,互相请客,边吃边聊孔院的工作是我们习惯的方式。何况此时,离别的情绪一直被压抑着没有表达。还有一周,我就要结束任期回国了。

这次感觉有点特别。平时我们随便找一家小咖啡馆就行了。这次海梅领着我到了一家看起来古老而高雅的餐厅,一边跟我讲述着餐厅的百年历史,一边领着我上了二楼。我欣赏着巴洛克浪漫风格的装饰,发现海梅不说话了,只是微笑看着我。我疑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一张容纳20多人的装饰豪华的长条餐桌旁,围坐着一群身着盛装的宾客。我定睛一看,吃惊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盛装的人们都是孔院团队的西班牙同事!有大学校长和国际事务副校长!他们在等待我的到来吗?这突然的惊喜让我只是傻傻地站着,直到同事们用热烈的掌声把我迎到主宾席上。

在孔院工作期间,我应邀参加过几次外方大学同事的告别,简单随意而亲切。就在大学咖啡馆,大家一边喝着啤酒或葡萄酒,吃着西班牙独特的小吃Tapas,一边轻松愉快地聊着天儿。可是,这一次,我的西班牙同事给了我一个如此隆重的告别。校长特意从雷阿尔城(Ciudad Real)校区赶到孔院所在地托莱多(Toledo),学术交流部主任朱迪(Jordi)和几位教授家住马德里。今夜,我将作别这群热情的同事!我激动地回忆起跟他们中的每个人第一次相见的情景,大家惊讶而感动地说:“你真的把托莱多(Toledo)当做了你的第二故乡!请记住,这里有你的家!我们期待你尽快回来!”校长笑着说:“对我们来说,你就是UCLM大学跟汉办、跟南昌大学之间的大使。你知道吗?起初我们并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工作。但汉办和南昌大学把你送来了,你让我们感觉跟汉办、跟南昌大学的合作顺利而愉快。遗憾的是,一切刚开始你就要离开,我们一定会想念你!期待你早日回到西班牙!”

2019年9月30日凌晨,海梅院长开车送我到马德里机场。从孔院所在地托莱多到马德里机场的路,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一起走过很多次,一般大约45分钟车程。那天却因为罕见的堵车,走了近3小时。海梅苦笑着说:“是大家像我们一样,舍不得你离开吗?”到达机场,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多次往返中国与西班牙我买的都是往返票;而这一次,是单程票。挥手作别,我泪流满面。

四、培养师资,继续行走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路上

自1993年留校任教以来,我在南昌大学给来华留学生主讲汉语课程,坚守在海内外中文教育第一线。2017年我从墨西哥任教回国后,担任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2011年南昌大学获得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点授权,我担任该硕士点负责人。我喜欢把自己在不同国家任教的经历分享给有志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的激情感染了他们,丰富而有趣的工作经历吸引不少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今天我已不再年轻,学生们比我儿子还小,可是学生们代代相传,都亲切地称我“采霞姐”。

                                                                                                                                                                      

2012年国家汉办举办首届“孔子学院杯”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编写大赛。虽然南昌大学2011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但我积极组织研究生参赛,并精心指导。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5位学生荣获二、三等级奖,南昌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我本人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还承担南昌大学孔子学院储备教师和志愿者培训工作,指导学生参加中文教育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提升学生们的中文教学能力,激发学习和创新热情。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孔子学院发展陷入困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应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院之邀,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在庆祝哈山努丁大学孔院成立十周年征文比赛中,许多教师把这次培训的收获写进了文章,期待籍此连接国内国际中文教育高校,内外协作,实现中外师资协力组合,探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之路。 

望着眼前国家汉办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孔子学院优秀中方院长奖、公派汉语教师荣誉证、优秀指导教师奖、公派教师选拔考试考官聘书和国际中文教师面试官资格证,看着学生们从世界各地给我寄送的贺卡,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走过的足迹,心中充满感激。在这条并不平坦的路上,经历了风雨但也感受了成长。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国家的培养,在这国际中文教育的路上,感恩遇见了一群充满激情、理想、信念和有责任担当的汉教人。我们在世界各国的讲坛上,教授中文,探索未知,让世界经由我们了解中国。我们用自己的言行,讲述着国际中文教育的故事,讲述着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

版权所有 © 汉考国际 2016 京ICP备16003362号-2
建议使用IE浏览器(8.0以上版本)或Firefox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小智在线客服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仅工作日)服务时间:9:00-11:30 13:30-17:30

E-mail:jszx@chinesetest.cn

服务
热线

010-59307656
仅限工作日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