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报名 | 首页 > 正在报名 |
---|
就语法项目的学习而言,准确把握语法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展示语法意义?如何解释语法意义?如何把抽象的语法意义转化为直观的理解形式?
7月5日19:30-21:00,张小峰老师将带来专栏第三节课程“图解语法意义的教学案例分析”,张老师将带领大家结合具体的语法项目,一起来探讨图解语法意义的思路与方法。
开课前,先让我们和张小峰老师面对面,跟着小C来提前一探究竟吧!
小C:“什么是‘图解语法意义’?”
张老师:“所谓‘图解’,是先把一个语法项目‘解’成意义要素,然后再把意义要素组合成‘图’,从而在分析和组合的过程中展示一个语法项目的内在性质及其与其他相关语法项目的内在关系。比如,我们可以将动态分解为时间轴上的‘起点’和‘终点’两个要素,将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图解为下图。”
小C:“语法意义是比较抽象的,图解是比较形象的,二者不矛盾吗?”
张老师:“孤立地看一个语法项目,它的语法意义确实是抽象的。如果把一个语法项目还原到它的表达情景中,它语法意义其实是直观的。情景本身是生动的,这是我们图解语法意义的基础。”
小C:“图解语法意义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张老师:“简单地说,图解语法意义是语法教学的一种辅助方法。‘图’只是手段,‘解’才是目的。通过图解,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现一些语法项目的性质、特点,有利于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语法项目都适合图解,并不是所有语法项目都有必要图解,这是它的不足。”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是否都有答案呢?你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呢?
扫描下方第三节课程详情页二维码加入课程,张小峰老师将带领我们深入讨论图解语法意义的基本方法,相信大家定会有所收获,7月5日晚19:30,直播间见!
扫描下方专栏详情页二维码加入专栏会员,畅学6节精彩课程,9月1日前拼团立享39元/节福利价,更多精彩课程等你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