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报名 | 首页 > 正在报名 |
---|
2022年8月13日-14日、8月27日-28日,《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持证人员第九、十期继续教育会议成功在线举办。两期会议由南开大学、南京嘉书汉语承办,6位来自南开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中文教学相关主题进行授课,近800人参会。
在第九期会议中,南开大学的温宝莹教授和王红厂副教授分别围绕“中介语的话语研究”“中介语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及“汉语课堂实操”进行授课。温宝莹教授从专业理论视角出发,从话语交际、心理语言学、二语语音习得等多个方面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对于温教授提出的一系列专业性问题,参会老师们认真思考,积极反馈。更有老师表示,本次课程使自己找到了教学经验的理论来源,未来的课堂实践也会更加有理有据。
王红厂副教授的课程主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他结合多个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的阐释了高效中文课堂的标准,就“如何构建高效的中文课堂”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强调了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文化差异、课堂管理等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会议中,老师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互相分享真实课堂案例,互相总结、汲取经验。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颇多。
第十期会议同样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南京师范大学的周文华副教授紧跟时代发展,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对“云连接论”理论进行了介绍,深入讲解了“微课+”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其教学设计与应用策略,指出“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周教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堂用语通俗易懂,鞭辟入里,更是通过展示优秀的微课案例引发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课程的启发性和代入感很强,期待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朱乐川副教授围绕“古汉语理论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授课,借助常见的文言文和常用语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对比,将古代汉语的作用和相关理论与国际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联系与分析。朱教授授课用语诙谐幽默,教学案例丰富有趣,“唧唧复唧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等句子和错误的汉字书写案例激发了老师们极大的讨论热情,互动区留言不断,气氛活跃。
李贤卓副教授的课程以“童年期的汉语二语输入、输出与互动”为主题。李教授结合当前中文教学的“低龄化”大趋势和儿童的汉语教材、教法相对较少的现状,将目光聚焦在低龄段学习者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上。课程不仅解决了新手教师的疑惑,也针对阅读、叙事、游戏等具体的教学模块给出了专业性指导。参会老师们对其中的绘本教学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频频在留言区分享自己喜欢的、实用性较强的系列绘本及教学心得。
沈灿淑老师以“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学”为主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国际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沈老师首先总体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随后分别讲解了主观性理论和象征性理论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参会老师们表示本次课程为改变传统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也给自己带了新的教学思路和启发。
两期会议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以理论为依托,以实践为目标,旨在帮助持证人员开拓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开辟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与会教师们表示在这两次会议中接收到了更具前沿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国际中文教学新模式,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力行实践。至此,第九、十期会议圆满落幕,未来汉考国际将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助力国际中文教师的发展,期待下次再见!